刻画人物的方法有哪些,常见的八种表现手法( 三 )



粗略几笔,一个穷困潦倒的没落的知识分子形象鲜明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

2、工笔,也称“细笔”,原是中国绘画技法用语,与“写意”对称,属于工整细致一类密体的画法 。 摘文章中则指用细致入微、工整细蜜的笔触,对人物进行刻画、雕琢的描写手法 。 在小说中常用来写景和展示人物的心理 。 常用对比、比喻、拟人、夸张等多种修辞手法 。 讲究铺陈和渲染,语言精细、富于色彩 。 如:

一个身材不高,胸脯颇为丰满的年轻女人,……那个女人脚上穿着麻布袜子,袜子外面套着囚犯的棉鞋,头上扎着一快白布,分明故意让几绺卷曲的头发从头布里滑下来 。 那个女人整个脸上出现长期幽禁的人们脸上那种特别惨白颜色,使人联想到地窖里的马铃薯的嫩芽 。 ……在那张脸上,特别是惨白无光的脸色衬托着,她的眼睛显得很黑,很亮,稍稍有点浮肿,可是非常有生气,其中一只眼睛略为带点斜睨的眼神 。

(列夫·托尔斯泰《复活》)

工笔虽然需要精雕细刻,但也要抓住人物或事物的主要特征,切不可面面俱到,兜揽全部 。

3、语言描写法是人物描写技巧之一,通过对人物的语言的描绘来刻画人物性格,分对话和独白两种 。 语言是人的思想、性格、心理活动的表现,它必须符合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习惯等等,使读者听其言,见其人,知其心 。 不同的人物有不同的语言,同一人物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环境中,由于情绪、性格的变化,其语言也有差异 。 如:

爸爸常说:“初在咱这位置上,咱就是人民的公仆,是乡亲们的办事员 。 ”

……

爸爸却笑者说:“把我的一生奉献在这个位置上,我已满足 。 ”

(学生习作《“泥腿子”爸爸的“土”》)

朴实无华的话语,把一个甘愿为国家为人民奉献一生的农村基层干部的形象刻画的栩栩如生 。

语言描写不要有言必录,只需对人物的语言进行加工提炼,使其个性化、典型化、生活化,达到塑造人物形象、刻画人物性格、为主题服务的目的即可 。

4、细节描写即对人物形象特征、动作、语言、心理及处所的环境和场面等那些细微而极富表现力的环节所作的特写式描写 。 它可以显示人物、环境、场面中的细小特征和变化,对刻画人物、显示背景组织情节、深化主题等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 如:

他伸出两手,将一大丛麦子向自己的胸前拥过来,那姿势就想一个男人在拥就要永远离开的心爱的女人 。 拥也就拥了,父亲还弯腰将脸埋在麦子之中,用鼻子嗅了嗅麦穗 。 我看得出,父亲的本意不是想嗅麦穗,而是想亲吻一下麦穗,因为父亲的鼻尖只是轻轻地靠在细细的麦芒上,而父亲的唇却紧紧地贴在麦穗上 。 做完这一切动作之后父亲猛地站起,一抬腿又上了田埂,他把目光洒向整个麦地,两行浑浊的泪水吧嗒吧嗒地掉了下来 。

(邵志鸿《父亲和他最后一茬埋葬》)

这一细节描写将父亲在即将离开自己心爱的土地时的留恋之情刻画得淋漓尽致 。

细节描写必须具有概括意义,能为刻画人物的性格、揭示文章主题服务 。

5、对人物心理活动或思想变化,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来,是常用的人物描写之一 。 它可以直接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交代人物的思想基础,行动的内在依据 。 心理描写可以直接由作者进行描绘,也可以由作品中的人物表白、倾吐,还可以通过描写人物外在形态,间接地显示,通过环境、景物、氛围等来进行折射 。 如:

今天,这条路上人怎么这么少呢?按说这里的人口密度是最大的——一所中学,一所小学,一所电脑学校,一所武校,三家工厂,无数零售摊点 。 可今天怎么路上只有零星儿的几个人呢?而且表情那么古怪,难道他们心中都有鬼?细看路边两棵大树,正被太阳晒得发狂,在那里张牙舞爪 。 树下的垃圾、石块和杂草叠在一处,越堆越高,不由得让我想到了“乱坟岗”的情景,大白天从这里经过,都感到有一股阴森之气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