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知识|小学一年级拼音怎么教,有什么办法教一年级拼音( 四 )


 提取码: qmrq
拼音是打好小学语文基础的第一步, 一年级语文老师们就开始教拼音课了, 可是很多孩子并没有完全掌握, 导致失去了学习的信心 。 上课不敢发言、怕出错……一系列问题就会出现 。
教孩子学拼音也是让很多家长都“头疼”的一件事, 23个声母、24个韵母、还有单韵母、复韵母、鼻韵母……晕!家长不仅要有耐心、更要有大把的时间才能帮助孩子理解 。
王芳老师带来独一无二的“拼音课”, 用公主和王子的组合让孩子们通俗易懂的学拼音 。
希望可以帮到您和您的宝宝哦 。

如何进行小学一年级的拼音教学 拼音教学的目的不只是帮助说普通话和识字, 而且能帮助学生提早阅读和写作 。 那么, 如何教好汉语拼音呢?就以下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
一、重抓声母和韵母的教学, 打好拼读基础 。
教材的23个声母和24个韵母是教学的重点 。 教材通过既表音又表形的生动形象的插图, 突出了它们的教学 。
为了达到“熟练拼读”, 在声韵母教学阶段, 要注意做到“三要” 。
声母教学的“三要”是:一要让学生掌握23个声母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 教学按照教材安排的顺序进行, 因为声母顺序就是按照声母发音部位分组安排的;二要求声母读音尽量轻短;三要结合方言, 抓难点 。
韵母教学的“三要”是:一要突破难点 。 复韵母、鼻韵母是教学的难点, 它们的音有的是由两个单韵母复合而成的, 有的是有单韵母和鼻尾音复合而成的, 结合方言实际, 教学中我们注意突破难点;二要随韵母的学习, 教好声调 。 因为声调起着区别语意的作用;三要在学生掌握了声调规律之后马上加强声调韵母的呼的训练, 使学生一看到带掉的韵就能准确无误的读出来 。
声母和韵母教学不但要读准音, 还要记住形 。 在拼音教材里, 一个拼音配一幅图 。 这些图经过改进, 新颖活泼, 有的既表音又表形, 教学时我们利用新教材这一特点, 通过看图启发想象, 帮助记形 。
二、注重音节的掌握, 发挥拼音的功能
熟练拼读音节是汉语拼音教学的最终目的 。 只有这样, 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汉语拼音多功能的作用 。 拼音是教学中的一个重点, 也是难点, 要认真对待 。 复韵母, 我们利用“前音轻短后音重, 两音相连猛一碰”的歌诀指导学生反复练习;三拼音, 关键在于“连” 。 先读声母, 要念得轻短, 接着念介音, 再念韵母, 使它们迅速的过渡, 紧密地拼合 。 用“声轻介快韵母响, 三拼连读很顺当”的歌诀, 指导学生反复实践 。 同时注意教给学生怎样分辨声母后面的i、u、ü是否介音的方法 。 一是看i、u、ü能不能与后面的字母结合成八个韵母:ie、üe、iu、ui、in、ing、un、ün, 能结合的就不当介音;二是i、u、ü后面如果是a、o就肯定是介音 。 练习时我们还有计划地选择一些像用ie、ui、ün、ing做韵母的这类音节, 与——ia、——uo、——iao等有介音的音节进行对比练习, 使学生逐渐把握它们不同的拼音方法, 防止混淆 。
整体认读音节是汉语拼音音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且其中许多音节是常见的, 因此, 整体认读音节教学也不容忽视 。 教学时我们注重从形体、读音和作用三个方面来指导学生分辨, 告诉学生:(1)zh、ch、sh、r和z、c、s是声母, 不能直接给汉字注音, 在它们后面加上i成音节后, 才能给汉字注音 。 音节的发音和声母的发音基本相同, 只是声母发音短, 音节发音长;
(2)i、in、ing、u是韵母, 不能直接给汉字注音, 在它们的前面分别加上y、w后, 成为音节, 才能直接给汉字注音 。 音节的读音和原来韵母的读音相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