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地理知识|郑州属于哪个省,郑州属于哪个是哪个区哪个省( 二 )


扩展资料

历史沿革

民国二年(1913年)2月 , 全国统一将府及直隶厅、直隶州、散厅、散州治所皆改为县 , 郑州直隶州改称郑县 , 改开归陈许道为豫东道 。 民国三年(1914年)6月 , 豫东道改称开封道 。 民国十一年(1922年)4月 , 郑县辟为商埠 。
民国十六年(1927年)4月 , 国民政府定都南京后 , 在全国废除道一级行政建制 , 实行省县两级制 , 郑县直属河南省管辖 。 民国十七年(1928年)3月18日 , 河南省国民政府析郑县城区置郑州市 。 民国二十年(1931年)1月13日撤销郑州市 , 仍为郑县 。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8月开始 , 国民党南京政府陆续在各省分区设置了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 代表省政府监督所辖各县、市 。 河南省划为11个行政督察区 。 第一行政督察区管辖郑县、中牟、密县、新郑、广武、荥阳、开封等13县 , 行政督察专员公署驻郑县 。
民国三十年(1941年)底 , 全省改划为13个行政督察区 , 第一行政督察区的通许县划归第十二区 , 其余不变 。 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9月 , 河南全省改划为12个行政督察区 , 第一行政督察区管辖范围不变 , 但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由郑县移至新郑县 。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4月 , 第一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重又迁回郑县 。 1948年10月郑州解放后 , 在郑县城区设立郑州市 , 直属河南省领导 。 1953年2月 , 郑县撤消 , 其辖区划归郑州市及新郑、中牟2县 。 1954年10月30日 , 河南省政府由开封迁往郑州 , 郑州市从此成为河南省省会 。
参考资料来源:

参考资料来源:
参考资料来源:

郑州属于哪个市?郑州属于河南 。 郑州市地处黄河中下游和伏牛山脉东北翼向黄淮平原过渡的交接地带 , 西部高 , 东部低 , 中部高 , 东北低或东南低;属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 四季分明 。   2017年末 , 郑州下辖6个市辖区、1个县 , 代管5个县级市 , 总面积7446平方公里 , 建成区面积830.97平方公里 , 总人口988.1万人 , 全年完成生产总值9130.2亿元 。
扩展资料
地理环境
郑州市位于中国华北平原南部、黄河下游 , 居河南省中部偏北 , 东接开封 , 西依洛阳 , 北临黄河与新乡、焦作相望 , 南部与许昌、平顶山接壤 , 全市东西长135-143公里 , 南北宽70-78公里 , 版图总面积7446平方公里 , 介于东经112°42′-114°14′ , 北纬34°16′-34°58′之间 。  


郑州市位于秦岭东段余脉、中国第二级地貌台阶与第三级地貌台阶的交接过渡地带 。 总的地势为西南高、东北低 , 呈阶梯状下降 , 由西部、西南部构造侵蚀中低山 , 逐渐下降过渡为构造剥蚀丘陵、黄土丘陵、倾斜(岗)平原和冲积平原 , 形成较为完整的地貌序列 。
其中 , 西部、西南部中低山分别由嵩山、箕山组成 , 二者呈东西向近于平行地展布在西部中间地带和西南部边缘 。 嵩山地形标高一般500-1200米 , 相对高差30-600米 , 形成登封、新密与巩义、荥阳的自然分界 , 其最高峰玉寨山海拔1512.4米 。 箕山地形标高一般500-800米 , 相对高差200-400米 , 构成郑州市西南部边界;
构造剥蚀丘陵位于中低山前部 , 地形标高200-500米 , 相对高差100-200米 。 受地层岩性影响 , 一般灰岩及砂岩分布区常形成园山秃岭式的正地形 , 而页岩、泥岩分布区多形成相对低洼的负地形;黄土丘陵位于区内西北部、中北部地区 , 地形标高200-300米 , 相对高差30-150米 , 地面沟壑纵横 , 地形支离破碎;
倾斜(岗)平原位于丘陵前面 , 近南北条带状展布在中部地区 。 地形标高100-150米 , 自西向东 , 纵向上从丘前到下游呈倾斜状 , 坡度一般3-10度 , 自南向北 , 横向上呈岗状相间的波状起伏形态;冲积平原广泛分布于东部地区 , 系黄河冲积形成 , 地势平坦 , 地面标高80-100米 , 由西北向东南倾斜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