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知识|李杜是谁,李杜被称为( 三 )


李杜指的是谁和谁 ”大李杜“是指李白和杜甫 。
“小李杜”是李商隐和杜牧 。
1、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 号青莲居士, 唐朝浪漫主义诗人, 被后人誉为“诗仙” 。 祖籍陇西成纪(待考), 出生于西域碎叶城, 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 。 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 有《李太白集》传世 。 762年病逝, 享年61岁 。 其墓在今安徽当涂, 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
2、杜甫(712-770), 字子美, 自号少陵野老, 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 汉族, 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 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 其诗被称为“诗史” 。
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 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 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 他忧国忧民, 人格高尚, 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 诗艺精湛, 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 影响深远 。 759-766年间曾居成都, 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
3、李商隐, 字义山, 号玉溪(溪)生、樊南生, 唐代著名诗人, 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 出生于郑州荥阳 。 他擅长诗歌写作, 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 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 。
和杜牧合称“小李杜”, 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 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 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 故并称为“三十六体” 。
其诗构思新奇, 风格秾丽, 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 优美动人, 广为传诵 。 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 难于索解, 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 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 。 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 一生很不得志 。 死后葬于家乡沁阳 。 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
4、杜牧(公元803-约852年), 字牧之, 号樊川居士, 汉族, 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 唐代诗人 。 杜牧人称“小杜”, 以别于杜甫 。 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 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 故后世称“杜樊川”, 著有《樊川文集》 。
扩展资料:

他们四人的代表作如下:
1、静夜思
唐代:李白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
译文:明亮的月光洒在床前的窗户纸上, 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层霜 。 我禁不住抬起头来, 看那天窗外空中的一轮明月, 不由得低头沉思, 想起远方的家乡 。
2、春望
唐代:杜甫
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 。
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
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 。
白头搔更短, 浑欲不胜簪 。
译文:长安沦陷, 国家破碎, 只有山河依旧;春天来了, 人烟稀少的长安城里草木茂密 。 感伤国事, 不禁涕泪四溅, 鸟鸣惊心, 徒增离愁别恨 。 连绵的战火已经延续了半年多, 家书难得, 一封抵得上万两黄金 。 愁绪缠绕, 搔头思考, 白发越搔越短, 简直要不能插簪了 。
3、嫦娥
唐代: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 长河渐落晓星沉 。
嫦娥应悔偷灵药, 碧海青天夜夜心 。
译文:透过装饰着云母的屏风, 烛影渐渐暗淡下去 。 银河也在静静地消失, 晨星沉没在黎明的曙光里 。 月宫的嫦娥恐怕后悔偷了后羿的长生不老药, 现在只有那青天碧海夜夜陪伴着她一颗孤独的心 。
4、清明
唐代: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
【娱乐知识|李杜是谁,李杜被称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