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炎治疗 慢性肾炎的治疗方法,慢性肾炎怎么办,慢性肾炎用药( 四 )


②脾肾阳虚:
治法:温补脾肾 。
方药:济生肾气汤 。 生地、丹皮、茯苓、泽泻、山药、山萸肉、制附片、肉桂、牛膝、车前子 。 济生肾气汤是温补脾肾的常用方剂 。 该方具有温补脾肾化气行水之功 。 用于慢性肾炎证属脾肾阳虚者, 每能取得较好疗效 。 方中以肾气丸补益肾阳, 加牛膝、车前子利水渗湿;方中附子不仅温肾阳, 而且可助脾阳 。 现代药理研究证实:本方具有扩张外周血管 。 降低血压、抗炎、利水等功效 。 若脾阳虚明显者, 去肉桂加桂枝、党参、生姜以辛甘温脾助肾 。
③肝肾阴虚:
治法:滋养肝肾 。
方药:六味地黄汤 。 生地、山药、山萸肉、丹皮、茯苓、泽泻 。 六味地黄汤是滋补肝肾的基础方剂, 也是当代治疗肾炎证属肾阴亏虚公认的常用方;方中重用地黄滋养肾阴是为主药, 辅以山萸肉、山药兼顾肝、脾之阴, 以泽泻、茯苓、丹皮为佐, 渗湿泻火, 本方的组成特点是以补为主, 补中有泻, 寓泻于补, 通补开合, 相辅相成 。 我们临床上常以生地易熟地, 因为阴虚易生内热, 生地性寒, 在滋阴补肾的同时, 兼具清热之功, 且其滋腻碍胃之弊亦逊于熟地, 故选生地较熟地更适宜 。 生地用量一般为15~30g 。 如肝肾阴虚, 肝阳上亢, 表现为头晕、胀痛、两耳轰鸣者, 加菊花、枸杞、夏枯草、刺蒺黎, 即杞菊地黄丸加夏枯草、刺蒺藜以滋阴平肝;舌燥咽干为主症者, 可用本方加麦冬、五味子、忍冬藤, 即麦味地黄丸加忍冬藤;兼夹湿热者, 加石苇、滑石、车前子、白花蛇舌草、白茅根等清利湿热;兼夹瘀血者, 合血府逐瘀汤加减, 滋阴补肾, 活血化瘀 。
④气阴两虚:
治法:益气养阴 。
方药:参芪地黄汤 。 人参、黄芪、生地、丹皮、生地、山萸肉、茯苓、泽泻生姜、大枣 。 参芪地黄汤是治疗慢性肾炎证属气阴两虚的常用方剂 。 本方即六味地黄汤加人参、黄芪而成 。 方以人参、黄芪益气健脾, 六味地黄汤滋养肾阴, 共扶气阴两虚之本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