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知识|总产值怎么算,总产值代表数字几( 二 )


表明工业企业工业生产总规模和总水平 , 反映的是生产总成果 , 并不说明经营状况的好坏和经济效益 。 企业是否增收 , 主要看利润总额的增长 。 利润总额是企业在报告期内实现的利润(亏损以“-”号表示) 。 它集中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各方面的效益 , 是企业最终的财务成果 。 企业作为商品的生产者和经营者 , 只有把生产的产品提供给社会 , 才能加速资金的周转 , 提高自身的经济效益 。 如果生产的产品很多 , 但销售的很少 , 不能实现尽产尽销 , 甚至根本销不出去 , 就很难实现增收 , 如果实现了尽产尽销 , 但成本费用过高 , 利润率很低 , 甚至亏本销售 , 也不能实现增收 , 甚至造成亏损 。 因此 , 企业在报告期内工业总产值增长了 , 利润总额不一定增长或不一定同步增长 。 表明企业是否增产增收的一个主要指标就是产值利润率 。 计算公式如下:产值利润率(%)=利润总额工业总产值×100%产值利润率的提高或降低 , 决定于利润总额和工业总产值的增长速度 。 利润总额的增长速度快于工业总产值的增长速度(利润总额增长速度与产值增长速度的比值大于1) , 则产值利润率必然提高;利润总额与工业总产值同步增长(两者的速度比=
产值怎么计算 GDP指数核算有三种方法 , 即生产法、收入法、支出法 , 三种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反映国民经济生产活动成果 , 理论上三种方法的核算结果相同 。
1、生产法
核算公式为:增加值=总产出-中间投入 。
收入法是从生产过程创造收入的角度 , 根据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应得的收入份额反映最终成果的一种核算方法 。
2、收入法
核算公式为:
GDP=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营业盈余
GDP =工资+利息+利润+租金+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折旧
也可看成是GDP=生产要素的收入+非生产要素的收入
3、支出法
计算GDP的公式:
GDP = C + I + G +(X-M)
(用字母X-M表示 , X表示出口 , M表示进口)
扩展资料:

GDP指数核算的意义
(一)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核算体系中一个重要的综合性统计指标 , 也是中国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的核 心指标 。 它反映一国(或地区)的经济实力和市场规模 。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究竟处于增长抑或衰退阶段 , 从这个数字的变化便可以观察到 。 一般而言 , GDP公布的形式不外乎两种 , 以总额和百分比率为计算单位 。
当GDP的增长数字处于正数时 , 即显示该地区经济处于扩张阶段;反之 , 如果处于负数 , 即表示该地区的经济进入衰退时期了 。
国内生产总值是指一定时间内所生产的商品与劳务的总量乘以“货币价格”或“市价”而得到的数字 , 即名义国内生产总值 , 而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等于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与通货膨胀率之和 。
因此 , 即使总产量没有增加 , 仅价格水平上升 , 名义国内生产总值仍然是会上升的 。 在价格上涨的情况下 , 国内生产总值的上升只是一种假象 , 有实质性影响的还是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变化率 ,
所以使用国内生产总值这个指标时 , 还必须通过GDP缩减指数 , 对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做出调整 , 从而精确地反映产出的实际变动 。 因此 , 一个季度GDP缩减指数的增加 , 便足以表明当季的通货膨胀状况 。
如果GDP缩减指数大幅度地增加 , 便会对经济产生负面影响 , 同时也是货币供给紧缩、利率上升、进而外汇汇率上升的先兆 。
(二)国内生产总值是反映常住单位生产活动成果的指标 。 常住单位是指在一国经济领土内具有经济利益中心的经济单位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