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知识|卧薪尝胆的是谁,薪尝胆卧薪尝胆历史人物是谁( 二 )


越国一直比较封闭的状态直到春秋末年 , 越国才开始与吴国发生了矛盾 , 越国的君主允常一死 , 吴王阖 闾便兴兵伐越 , 越国国君勾践于阵前射伤阖闾 , 不久阖闾死去 , 越国和吴国自此结怨 , 一场持久的春秋大战正式拉开大幕 。
根据《史记》记载:“越王句践 , 其先禹之苗裔……允常之时 , 与吴王阖庐战而相怨伐 。 允常卒 , 子勾践立 , 是为越王 。 ” , 我们知道 勾践是春秋末越国国君 , 他是大禹的后代因此姓姒 , 名勾践 , 又名菼执 。
越王最令人刻骨铭心的不是他成就的霸业 , 而是在登顶权力巅 峰之前的隐忍与包容 , 这也是为什么千百年来卧薪尝胆的故事一直为人所津津乐道的原因 。 对于那段往事 , 人们对西施的美貌和可怜的 结局而感伤 , 勾践的隐忍 , 伍子胥的老道 , 范蠡的精明 , 同样感慨吴王夫差的英雄末路 。
参考资料来源:

卧薪尝胆的主人公是谁? 卧薪尝胆的历史人物是越王鸠浅(音译为勾践) 。
越王鸠浅(约公元前520年―公元前465年) , 姒姓 , 本名鸠浅 , 古时越国与中原各国语言不同 , 音译为勾践 。 勾践又名菼执 , 夏禹后裔 , 越王允常之子 , 春秋末年越国国君 , 《荀子·王霸》认定的春秋五霸之一 。
公元前496年 , 越王勾践即位 , 同年 , 在檇李大败吴师 。 越王勾践三年(公元前494年) , 被吴军败于夫椒 , 被迫向吴求和 。 三年后被释放回越国 , 返国后重用范蠡、文种 ,  卧薪尝胆使越国国力渐渐恢复起来 。 越王勾践十五年(公元前482年) , 吴王夫差兴兵参加黄池之会 , 以彰显武力率精锐而出 。 越王勾践抓住机会率兵而起 , 大败吴师 。 夫差仓卒与晋国定盟而返 , 与勾践连战惨败 , 不得已与越议和 。 越王勾践十九年(公元前478年) , 勾践再度率军攻打吴国 , 在笠泽之战三战三捷大败吴军主力 。 越王勾践二十四年(公元前473年) , 破吴都 , 迫使夫差自尽 , 灭吴称霸 , 以兵渡淮 , 会齐、宋、晋、鲁等诸侯于徐州(今山东滕州南) , 迁都琅琊 , 成为春秋时期最后一位霸主 。
因其“卧薪尝胆”的典故 , 勾践如今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不惧怕失败与屈辱 , 敢于拼搏的楷模形象 。
越王勾践

卧薪尝胆的主人公是谁 “卧薪尝胆”是我国家喻户晓的典故 。 说的是春秋时期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打败后 , 力图雪耻 , 激励自己 , 在屋内悬一苦胆出人、坐卧都要尝尝 , 使不忘受辱之苦 。 睡觉时不用床铺和被褥 , 睡在木柴上面 , 使不忘亡国之痛 。 经过这样多年的磨砺 , 终于使越国强盛起来 , 打败了吴国 。
但是 , 卧薪尝胆的典故始于何时?据有关吴越史料的书籍 , 战国时期的《左传》中“定公”和“哀公”篇中 , 有越王勾践和昊王夫差的详细记载 , 而没有勾践卧薪尝胆之记录 。 另一战国时的著作《国语》中 , 也无勾践卧薪尝胆之说 。

至东汉期间 , 《越绝书》和《吴越春秋》著作中 , 只有在“勾践归国外传”中 , 有勾践“悬胆于户 , 出人尝之 , 不绝于口”之句 , 而无“卧薪”之说 。

推荐阅读